品牌:ALKALINE | 型号:thisis型号 | 加工定制:否 |
类型:碱性锌-锰干电池 | 标称电压:1.5V | 放电条件:10K欧姆 |
终止电压:终止电压5431V | 材质:材质8086 | 尺寸:尺寸7017 |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2408 | 包装:包装2213 | 质量认证:质量认证9063 |
环境认证:环境认证6257 | 保质期限:保质期限8940 | 净重:净重1714 |
标准电压:1.2V | 规格:规格9374 |
锂电池行业保持高速发展。全球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下游需求增长,带动锂电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16 年全球锂电池电 芯产值达到 215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2.9%。预计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带动下,2017年全球锂电池电芯市场规模将达到 2567 亿元人民币,产值增长为 19%。2016 年我国 国内锂电池产业规模达 111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3.20%。2011 年以来,我国锂电池产值年复合增速达 16.34%。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关键的四大原材料之一。隔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内阻、放电容量、循环使用寿命以及电池安全性能电池性能。锂电池的放电原理是电池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附,通过电解液移动到正极,电子随即通过外电路由负极移动到正极产生电流。
很多2-3年前的客户,锂电池组进入故障多发期,很多客户的电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容量降低现象,需要维护。
这其中也有不是我这里出货的电池,但不过无论是哪一家出品,实际维护起来,操作方法都差不多,希望本帖能对大家自己动手维护电池提供一些帮助。
本方法同样适合自己组装电池组,做一次的充电平衡,这是新电池组的必做项目。
电池组容量降低,除去电芯本身的老化、衰退之外,还有一个更普遍、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自放电率不同,导致的串联电芯电量不平衡。
我们曾经统计过维修的电池,2年以上发回维护电池中,有6-7成的电池,都是因为电量不平衡导致的容量下降,个别严重的,电压甚至下降到2.0V以下,下降到电池组无法充电的程度。
特别是国产电芯,比如ATL的软包5***电芯,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对于这种问题,维护起来,其实并不难,只需很简单的几个步骤即可解决。
1.首先针对整个电池组进行充电,转灯后浮充2-3小时。如果电池组长期亏电放置,已经无法充入电量,可以直接跨过保护板充电10分钟(使用放电口充电),再正常充电即可。)
2.拔下保护板的排线,拔掉之前,请做好记号,2根排线的板子,排线不可插反。测量排线上相邻针脚的电压,如果是48v的,有16个电压,60v则是20个电压。负极开始的一串电压是从电池组负极到一根排线之间的电压,其他以此类推。找出电压低于3.50v的单串,判断正负极,并做好标记。
3.使用3.6v的充电器,将电压低于3.50v的单串充电至3.60-3.70V。也可采用手机充电器充电,但需要有人值守,严防过冲电导致电池报废。
4.按照原来的顺序插回排线,注意不可反接,装好电池,即可投入使用。
找出电压低的单串后,右手使用万用表笔尖用力压下排线的金属部分,左手轻拉排线,即可取下一根排线。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主要材料及工艺进展现状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是由活性材料和电解液的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其中正极材料是最关键的核心材料,电解液的匹配作用也十分重要。以下主要分析目前高电压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高压钴酸锂材料的研究现状
目前研究和应用***的高电压正极材料是钴酸锂,它具有二维层状结构,α-NaFeO2型,更适合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钴酸锂的理论能量密度274mAh/g,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且电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因此***较高。钴酸锂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只有部分的锂离子能够可逆的进行嵌入和脱出,其实际能量密度大约为167mAh/g(工作电压为4.35V)。提升其工作电压可以***提高其能量密度,例如将工作电压由4.2V提升至4.35V其能量密度可以增加16%左右。但是在高电压下锂离子多次从材料中嵌入和脱出会使钴酸锂的结构从三方晶系到单斜晶系发生转变,此时钴酸锂材料不再具有嵌入和脱出锂离子的能力,同时正极材料的颗粒发生松动并从集流体上脱落,导致电池的内阻变大,电化学性能变差。目前钴酸锂正极材料的改性,主要还是从掺杂和包覆2个方面对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进行提升。
目前钴酸锂高电压材料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中已批量使用,如高端手机电池厂家对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主要体现在对能量密度的更高要求,例如以碳作为负极的4.35V手机电池能量密度要求在660Wh/L左右,4.4V手机电池已达到740Wh/L左右,这就要求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压实密度、更高的空量发挥,以及在高压实和高电压下的材料结构具有更好的的稳定性。但钴酸锂电极材料存在钴资源匮乏且价格昂贵等缺点,此外钴离子具有一定的毒性,这些缺陷限制了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