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AB | 型号:thisis型号 | 化学类型:单晶硅太阳电池 |
输出功率:thisis输出功率W | 工作电压:thisis工作电压V | 结构类型:复合结太阳电池 |
使用状态:分光太阳电池 | 转化效率:转化效率3464% | 填充因子:填充因子3662% |
工作电流:工作电流5985A | 并联电阻:并联电阻5798欧姆 | 串联电阻:串联电阻3016欧姆 |
开路电压:开路电压6742V | 短路电流:短路电流1416A |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7020 |
参考重量:参考重量2265kg | 用途:光伏传感器 |
锂电池保护板过电流保护:电池在对负载正常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在经过串联的2个mosfet时,由于mosfet的导通阻抗,会在其两端产生一个电压,该电压值u=i**2, 为单个mosfet导通阻抗,控制ic上的“v-”脚对该电压值进行检测,若负载因某种原因导致异常,使回路电流增大,当回路电流大到使u>;0.1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d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t2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放电回路,使回路中电流为零,起到过电流保护作用。
中国电池网发现在控制ic检测到过电流发生至发出关断t2信号之间,也有一段时间,该时间的长短由c2决定,通常为13毫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造成误判断。在上述控制过程中可知,其过电流检测值大小不仅取决于控制ic的控制值,还取决于mosfet的导通阻抗,当mosfet导通阻抗越大时,对同样的控制ic,其过电流保护值越小。
短路保护控制过程:短路保护是过电流保护的一种极限形式,其控制过程及原理与过电流保护一样,短路只是在相当于在p p-间加上一个阻值小的电阻(约为0ω)使保护板的负载电流瞬时达到10a以上,保护板立即进行过电流保护。
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内部将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时DW01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脚的输出电压,使***脚电压变为0V,820***内的开关管因第5脚无电压而关闭。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电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保护板的P与P-间接上充电电压后,DW01经B-检测到充电电压后便立即停止过放电状态,重新在***脚输出高电压,使820***内的过放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经充电器直接充电。
锂电池的内部结构 :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3.6V,容量也不可能***大,因此,常常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